首页
头条资讯
名家智库
微视频
风采人物
联系我们
搜索
文章列表
致敬最美劳动者——艺术家范曾
范曾作为当代知名艺术家,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创作技巧而备受瞩目。立足于中西方艺术融合,范曾作品表现出了浓郁的中式情怀和西方现代艺术的气息,是艺术和收藏家们追逐的珍品。
冷远玲:苗乡警嫂的“禁毒种子计划”
汪国正表示,“禁毒种子计划”活动从2020年开展以来,禁毒预防教育在该校实现了全覆盖,全校92名老师都成为了禁毒志愿者和禁毒讲师,禁毒成果同时辐射到了家长和社会层面,全校各年级学生家长没出现过一起涉毒行为。
“危险面前勇往直前的硬汉”——追记全国“公安楷模”邱建军
清明节前夕,公安部宣传发布了全国“公安楷模”邱建军的先进事迹,号召广大公安民警辅警以邱建军为榜样,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矢志奋斗,勇毅向前。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创新“膜”法,向海洋要淡水
高从堦,1942年生,山东青岛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海水综合利用及膜分离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是我国膜分离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和反渗透膜工程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技艺变创意 鼓楼显匠心——贵州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陆根卫
【绝活看点】与侗族木构建筑结缘30余年,贵州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陆根卫积极传承弘扬侗族特色文化,同时创新文化传播形态,将大型鼓楼转化为文创产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到更多人身边。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村的肇兴侗寨,吊脚楼依山而建,5座鼓楼点缀其间。这里被誉为“侗乡第一寨”,不仅集中呈现了当地特色的侗族文化,更孕育了一代代守护传统技艺的匠人。在肇兴村,60岁的侗族木构建筑...
唐燿:年轮镌刻科学志 木理深藏报国心
日前,纪念唐燿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寻木探源 振业兴林》首发式举办。“唐燿先生毕生执着于科研探索,在木材学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学术遗产。”中国科学院院士孙航说。唐燿的一生,与我国木材学的发展紧密交织。他是我国木材学的开拓者之一,其专著《中国木材学》为中国木材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丝不苟完成每项试验1931年,受植物学家胡先骕之邀,唐燿进入北平静生生...
为江河湖库修史著书
人物小传郑连第,1939年生,中国水利学会原秘书长,水利史专家。曾作为副主编完成《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作为常务副主编兼专家组组长编纂完成《中国河湖大典》,作为专家委员会主任编纂完成《中国水利史典》,著有《灵渠工程史述略》《古代城市水利》等。江河奔涌,见证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承载源远流长的文化记忆,滋养两岸、浇灌良田、哺育城乡。长期以来,因历史文献缺失、资料错漏等原因,一些水系名实失准。为江河...
张永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让小麻花变身“开心麻花”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桥镇麻花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永涛从全国两会回来后,一直忙着向乡亲们传达全国两会精神。2024年,全村麻花生产产值突破4000万元,村集体企业收入突破180万元。小小麻花变身成为全村百姓的“开心麻花”。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让张永涛干劲更足了,麻花庄村也将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朱松柏:投身深地领域,以创新技术护卫能源安全
“90后”四川小伙朱松柏,2014年从位于“天府之国”的西南石油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茫茫戈壁中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工作。十余年过去,他带领团队像松柏般牢牢扎根祖国边疆,面对深地油气开发这一世界级难题,形成一批自主创新技术,为实现我国深地领域油气开发技术自立自强,保障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平稳供气作出贡献。初到塔里木,朱松柏就被“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标语牌感动。当书本的描述变成碑刻的内容...
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向星海而行 逐月宫圆梦
胡浩,1984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同年进入航天系统。2004年,受命组建月球探测工程中心(现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至今耕耘探月工程二十余载。先后担任月球探测工程中心主任、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等职务。主持完成了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任务,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和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为探月工程圆满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走进胡浩的办公室,首先被书架上一幅...
1 / 3
2 / 3
3 / 3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