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资讯
名家智库
微视频
风采人物
联系我们
搜索
文章列表
新四军老兵孙业满讲述与战友并肩战斗的故事——桌子被子当掩护 迎着弹雨往前冲
听说有记者来访,一大早,孙业满便让女儿整理好缀满勋章的军装,自己则坐在客厅一角静静等待。透明桌垫下铺满的相片、奖状、报功书,记录着这位老人过往的峥嵘岁月。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战争,孙业满历经大小战斗百余场,荣立战功10余次。这些年,虽然记忆力已大不如前,但时至今日,他仍然能一字不差地唱出当年的歌:“我们是新四军,我们是一家人,战斗在一起,生活也不分,同生死、共患难,大家一条心…...
开国少将王扶之与"平型关大战突击连"官兵深情追忆抗战往事
王扶之原名“王福治”,1923年出生的他,自小便跟随父亲在地主家打长工。老人回忆说,那时候经常听人讲红军队伍给穷人分田地的故事。
海归科学家黄志伟:择安静一隅 探索生命奥秘
“很多人说哈尔滨冬天冷,但正是这种气候能让人保持冷静,在年富力强的时候专心做好研究。”从海外归来入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主任、生命科学中心主任黄志伟说。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2012年,黄志伟放弃国外的工作机会,选择来到哈工大,从零开始组建实验室,从事免疫与感染疾病方向的基础研究。在以工科见长的哈工大,生命科学属于“小众...
【人民需要这样的教育家】陈士橹:一生只为航天来
1920年9月,陈士橹出生于浙江东阳。少年时,他目睹了日军飞机对家乡的狂轰滥炸,悲愤之中,萌生了强烈的航空救国之志——“如果我们也有飞机、有空军,日本人就不敢这么狂妄!”于是,大学时他毅然选择航空专业,毕业后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华东航空学院。
在西部,有一群“追光”的青年科学家
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防灾减灾和地方生态环境修复;探索前沿科学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迎难而上,矢志攻克世界性难题……有这样一群“追光”的青年科学家,他们扎根西部,用实际行动贡献力量。2012年冬天,在美留学的谢文刚,给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南志标发了一封求职邮件。第二天,他就收到了南志标的回信:“我们努力给年轻人搭建一流的学术平台,欢迎你来到兰大,来到西部。”谢文刚...
“我活一天,就要为30万遇难同胞讨一天公道!”
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赢得伟大胜利。这一年,10多岁的夏淑琴和妹妹、舅舅一家拍下了一张合影。这本应是一张三代同堂的“全家福”,却只剩下寥寥数人。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赢得伟大胜利。这一年,10多岁的夏淑琴和妹妹、舅舅一家拍下了一张合影。这本应是一张三代同堂的“全家福”,却只剩下寥寥数人。1937年12月13日,南京新路口5号,夏淑琴一家刚吃完早饭,淘好了午饭要用的米,突然听到沉重...
入藏国家博物馆!张桂梅无偿捐赠5件(套)实物
“七一勋章”获得者、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日常使用的小喇叭等5件(套)实物被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
新四军老兵高维田热心宣讲抗战故事——“我要再加把劲,让红色故事更好流传下去”
早上6点,家住安徽省天长市广陵街道翠微巷的老人高维田便起了床。吃过早饭,高维田拎起浇水壶,缓步走向院中,开始打理起自家菜园。几平方米的菜地里,种满了茄子、黄瓜、辣椒等蔬菜,老人一边浇水,一边仔细观察有无杂草、枯叶,这个习惯他已坚持多年。“黄瓜长势不错,再过几天就可以摘下吃了。”高维田笑着说,“忙碌了一辈子,现在依旧闲不下来,管理菜园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愉悦心情。”这位忙于种菜的老人,年轻时是...
致敬最美劳动者——艺术家范曾
范曾作为当代知名艺术家,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创作技巧而备受瞩目。立足于中西方艺术融合,范曾作品表现出了浓郁的中式情怀和西方现代艺术的气息,是艺术和收藏家们追逐的珍品。
冷远玲:苗乡警嫂的“禁毒种子计划”
汪国正表示,“禁毒种子计划”活动从2020年开展以来,禁毒预防教育在该校实现了全覆盖,全校92名老师都成为了禁毒志愿者和禁毒讲师,禁毒成果同时辐射到了家长和社会层面,全校各年级学生家长没出现过一起涉毒行为。
1 / 4
2 / 4
3 / 4
4 / 4
1
/ 4